行业新闻

在初学会计知识时,了解费用的确认标准是相当必要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发生很多费用,了解了费用的确认标准,有助于会计人员能更快的区分费用的类别。请问:费用的确认标准有哪些呢?
首先,先了解费用的定义:什么是费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条款的规定,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都权益减少的,与所有都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费用确认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 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 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费用的确认原则:
1、 权责发生制原则;
2、 收付实现制原则;
3、 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原则;
4、 配比原则。
 费用确认标准:
根据上述费用确认原则,在确认费用时,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标准:
 (一)   按费用与收入的直接联系(或因果关系)加以确认
     凡是与本期收入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耗费,就应当确认为该期间的费用。这种因果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性质上的因果性,即应予以确认的费用与期间收入的项目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也就是有所得必有所费,不同收入的取得是由于发生了不同的费用;二是时间上的一致性,即应予以确认的费用与某项收入同时或结合起来加以确认,这一过程也就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的过程。例如,如果企业销售出去的商品是直接与所产生的营业收入相联系的,那么该项销售商品的成本就可以随同本期实现的销售收入而作为该期的费用;如果企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应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确认收入。在这种情况下,按商品全部销售成本与全部销售收入的比率,计算出本期应结转的营业成本,并与本期所确定的营业收入相配比。
(二)   直接作为当期费用确认
     在企业中,有些支出不能提供明确的未来经济利益,并且,如果对这些支出加以分摊也没有意义,这时,这些费用就应采用这一标准,直接作为当期费用予以确认。例如,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等。这些费用虽然与跨期收入有联系,但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往往不能肯定地预计其收益所涉及的期间,因而就直接列作当期的费用。
 (三)   按系统、合理的分摊方式确认
     如果费用的经济效益有望在若干个会计期间发生,并且只能大致和间接地确定其与收益的联系,该项费用就应当按照合理的分配程序,在利润表中确认为一项费用。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都属于这一情况,一般,我们将这类费用称为折旧或摊销。
   希望以上我的分享能帮助到你们,想了解更多的财务知识请多多关注我们公司的官方微博和博客。
                                                                                                                                      泓信联合—吴婷
                                                                                                                                        2013-12-23